01
林默是军工所里的一条咸鱼。
每天朝九晚五到点下班,日子枯燥而乏味。
这一天,林默正趴在桌子上打盹,脑子里突然叮的一声:
“文明火种系统激活。”
“什么情况?”
林默一个激灵,四下查看,但是什么都没发现。
就在他疑惑是不是自己幻听了的时候,一大段信息凭空出现在他的脑子里。
“高等文明科技系统,文明火种,带您解锁数千个高等文明的科技。”
“能源科技,生命科技,信息科技,空间科技,维度科技……无数个文明,无尽的知识。”
林默眼前一亮,这下有意思了啊。
他仔细看去,只见各种闻所未闻的科技知识如潮水般涌现。
“无尽的知识,这也太多了吧,从哪里开始看起呢?”
林默心念一动,目光落在了一项技术方案上:“就你了,可控核聚变小型化!”
林默本身是能源专业,也是研究可控核聚变的,只不过一直没什么成果就是了。
但是在系统里这个方案面前,他平日研究的那些,简直是过家家。
“能源核心小型化,采用亚空间能量存储技术,将能量存储在亚空间之中,实现小型化存储……”
“利用暗物质偏导器,将核聚变反应约束在……实现稳定的小型化输出……”
林默研究了好久,才算是把这些知识完全弄懂。
“厉害了!”
林默眼前一亮,这方案,简直逆天了。
要是把这东西交给上面,会不会吓他们一跳?
林默嘿嘿一笑,把这个方案整理了一番,然后匿名提交给了军工所。
02
很快,这个方案就出现在了众多高层人员的面前。
“这是最新的方案,是匿名人士提交上来的,大家先看看。”
高层们拿起资料,仔细看了起来。
他们一个个都是业内顶尖的人物,眼光毒辣,可是此刻,却全都被手中的方案给震惊到了。
“这……这是什么方案?”
“简直闻所未闻啊!”
“小型化,竟然还能这么搞?”
众人议论纷纷,会议室里一片喧闹。
就在这时,赵振华院士猛地一拍桌子,站起身来:“安静!”
众人吓了一跳,齐刷刷地看向他。
赵振华瞪着手中的方案,像看着一个怪物一样:“这是谁出的方案?站出来!”
众人面面相觑,没人说话。
赵振华瞪着眼前的方案,怒声道:“简直是科幻妄想!这是谁出的方案,我想知道,是哪个疯子,竟然敢这么异想天开!”
众人都看着赵振华,心里暗暗嘀咕。
赵院士可是国内最顶尖的泰斗啊,他这么说,那这个方案,岂不是真的有问题?
我站在一旁,心里咯噔一下。
这个方案是我和团队熬了几个通宵才做出来的,难道真的有问题吗?
我忍不住开口辩解:“赵院士,这个方案,我们经过了详细的计算和论证,是有可行性的……”
赵振华瞪了我一眼:“可行性?你拿什么论证的?这种小型化方案,简直超出了现有的科技范畴!”
“可是,赵院士,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啊,科学总是在不断的突破和创新中前进的……”
“突破?创新?你说得轻巧!”赵振华冷哼一声,“这种方案,太过超前,可行性太低,我不认为它能成功!”
会议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。
众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。
要是这个方案真的有问题,那他们之前的努力,岂不是全都白费了?
最后,还是领导出来打圆场:“好了,大家别吵了,这个方案,我们再重新评估一下。”
“林默,你和团队也回去再完善一下,看看能不能找到更有力的证据来支持你们的方案。”
我点了点头,带着团队离开了会议室。
走出会议室,我心里五味杂陈。
这个方案,真的能通过评审吗?
03
我是陈锋,龙首是我代号。
看着林默被众人质疑,我心里也替他捏了把汗。
不过,林默却并没有放弃,反而主动申请进入研究所的那个废弃零件仓库,去寻找他需要的零件。
听到他的申请,我微微一愣,旋即点头同意。
废弃零件仓库里,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废旧零件和设备,很多都已经生锈或者损坏了,根本没人去管。
林默要在这里面找到他需要的零件,无异于大海捞针。
但是,这是他的选择,我只能支持。
林默走进了废弃零件仓库,开始翻找起来。
我看着他的背影,心里暗暗祈祷:一定要找到啊!
仓库里,一堆堆的“破烂”映入眼帘。
要是一般人,早就眼花了,可是林默的眼神,却越来越亮。
他像是寻宝一样,在这堆“破烂”里翻找着,每一个零件,都不放过。
仅仅半天的时间。
林默就从那堆“破烂”里找出了他需要的零件,开始动手组装起来。
他的动作熟练而迅速,仿佛每一个零件,都在他的掌控之中。
我看着他忙碌的身影,心里充满了期待。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。
林默手中的零件,也逐渐成形。
一个散发着幽蓝光芒的小型能量护盾原型机,逐渐出现在我们面前。
我看着那幽蓝的光芒,心中充满了震撼。
真的成功了?
就在这时,赵院士也走了过来。
他看着林默手中的小型能量护盾原型机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。
“这是……你做的?”
林默点了点头:“是的,赵院士,这就是我根据那个方案做出来的原型机。”
赵院士皱了皱眉头:“能试试吗?”
林默点了点头,将原型机放在地上,然后按下了启动按钮。
一道幽蓝的光芒瞬间亮起,将整个房间都映照得一片明亮。
赵院士眼中闪过一丝惊讶,旋即拿出了一个高压电流设备,对着那个小型能量护盾原型机按了下去。
滋滋滋!
一阵电流涌动的声音传来,可是那个小型能量护盾原型机,却纹丝不动,连一丝涟漪都没有激起!
赵院士不信邪,又按了几下,可是结果依然一样。
那个小型能量护盾原型机,就像是一个坚不可摧的盾牌一样,挡住了所有的攻击!
全场一片死寂。
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个小型能量护盾原型机,眼中充满了震撼。
连赵院士也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,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。
这一刻,林默用他的实力,证明了自己!
04
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林默即将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。
林默却被秘密带走了。
连我也不知道他被带到了哪里去,更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。
直到我以龙首的身份,出现在林默的面前。
“林默,欢迎加入盘古。”
我看着林默,微微一笑。
林默也看着我,眼中闪过一丝疑惑:“龙首?这是怎么回事?”
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看着林默,缓缓开口:“林默,你知道吗?我们的国家,已经很久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科技爆炸了。”
“这些年,我们一直在追赶,却始终无法超越。”
“但是,你的出现,让我看到了希望。”
“盘古,是国家最高层成立的绝密机构,为的,就是点燃我们的科技复兴之火。”
“而你,就是那团火。”
林默眼中闪过一丝惊讶,他看着我,沉默了很久。
最后,他缓缓开口:“我能做什么?”
我看着他,微微一笑:“做你想做的,研究你想研究的。”
“我会给你最高的权限,最多的资源,让你没有任何后顾之忧。”
林默沉默了。
我知道,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。
但是,我相信,他一定会答应的。
果然,没过多久,林默就抬起了头,看着我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:“好,我答应你。”
我点了点头,带着他来到了一个巨大的地下基地。
这是盘古的秘密基地,里面有着最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仪器,也有着最顶尖的科研人员。
林默看着周围的一切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。
但是,他很快就恢复了平静,开始熟悉这里的一切。
我知道,从这一刻开始,林默将不再是那个被人嘲笑的咸鱼工程师了。
他将是盘古的核心成员,也是我们科技复兴的关键人物。
05
我,陈锋,跟林默一起走进了“盘古”基地。
这里,是真正的藏龙卧虎之地。
赵院士,国内可控核聚变领域的泰斗,也在这里。
当初林默提出小型化方案的时候,赵院士可是最激烈的反对者。
但是现在,他却成了林默最坚定的支持者。
原因无他,只是因为林默展现出来的实力,让他心服口服。
除了赵院士之外,还有沈清秋等一众顶尖科研人员。
他们每一个,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,都是国家花费了大量心血培养出来的顶尖人才。
而现在,他们全都聚集在这里,只为了一个目标——“烛龙之心”。
林默要在这里,正式开始小型化聚变装置“烛龙之心”的理论攻坚了。
这个名字,是林默亲自取的。
他说,“烛龙”代表着光明和希望,而“之心”则代表着这是整个项目的核心。
这个名字,也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。
赵院士的加入,让整个项目更加有保障。
他的经验和学识,是所有人都无法比拟的。
有他在,很多技术难题都能迎刃而解。
而沈清秋,则是这次项目中的关键人物。
她在材料方面有着独到的研究,据说她研发的新材料,能大大提高聚变反应的效率。
这对于“烛龙之心”来说,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助力。
整个团队都开始了紧张的工作,每个人都在为了这个项目而努力。
我也跟着忙前忙后,虽然我的实力跟这些人比起来,差了不止一点半点。
但是,我也有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。
我要确保这个项目的安全和保密,要确保所有人都能安心地工作。
看着这些顶尖的人才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,我也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幸。
我知道,自己也是这个团队的一员,也在为这个国家的科技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06
那一天,我们突然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。
“影子”侦测到了我们的异常,打算进行破坏。
听到这个消息,林默的眼中闪过一丝冷意。
他立刻召集了所有人,开始布置任务。
“这次,我们要用聚变衍生技术,来改造电磁轨道炮!”
电磁轨道炮?
听到这个名字,所有人都愣了一下。
这东西,他们当然知道。
电磁轨道炮是一种利用电磁力发射炮弹的武器,具有速度快、精度高、威力大等优点。
但是,它的缺点也很明显,那就是能耗巨大,而且需要庞大的冷却系统。
想要在短时间内连续发射,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而现在,林默竟然要用聚变衍生技术来改造它?
这怎么可能?
然而,林默却信心满满。
他已经开始在黑板上画起了草图,开始讲解自己的计划。
所有人都在认真地听着,他们知道,林默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。
经过一阵忙碌,我们终于造出了实验型的电磁轨道炮阵列。
林默给它起了一个名字——“雷殛”。
“雷殛”,雷神之怒,代表着它的威力和速度。
刚好就在这时,“影子”的远程精确制导武器打了过来。
所有人立刻进入战斗状态,林默也立刻下令:“瞄准,开炮!”
随着一声巨响,一道耀眼的光芒从“雷殛”中射出。
它的速度之快,几乎超越了人类的反应极限。
只是一眨眼的时间,它就击中了来袭的武器集群。
巨响过后,所有的武器都被摧毁,而“雷殛”却毫发无损。
成功了!
我们真的成功了!
所有人都欢呼雀跃起来,他们知道,自己见证了一个奇迹的诞生。
“雷殛”的成功,不仅仅意味着我们有了一种强大的武器。
更意味着我们的聚变衍生技术,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。
07
……
终于,在无数次的实验和调试之后。
“烛龙之心”原型机在我们团队手中首次点火成功。
那微型反应炉稳定地输出着巨大的能量,像是在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。
我们所有人都站在实验室里,静静地看着那团炽热的火焰在反应炉中燃烧。
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激动和自豪,因为我们知道,自己正在见证一个历史的时刻。
林默也站在那里,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和期待。
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然后缓缓地说道:“这只是一个开始,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”
听到这话,我们都愣了一下。
开始?
难道说,“烛龙之心”还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?
林默笑了笑,继续说道:“没错,我们的目标远不止于此。我们要利用‘烛龙之心’产生的巨大能量,去做更多的事情。”
说到这里,他顿了一顿。
然后,他的声音变得坚定而有力:“我要构建一个覆盖全球的、绝对安全的、超高速的量子通信及监控网络!”
听到这话,我们都震惊了。
覆盖全球的量子通信及监控网络?
这……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啊!
然而,林默却信心满满。
他继续说道:“这个系统,我将它命名为‘天穹之眼’。它将利用量子纠缠的特性,实现信息的超高速传输和绝对保密。同时,它还能对全球进行实时监控,确保我们的安全。”
“天穹之眼”?
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霸气和力量。
我们不禁开始想象,如果这个系统真的建成了,那将会是怎样的场景?
它将像一张无形的网,覆盖在整个地球上空。
无论是哪里发生的事情,都无法逃脱它的眼睛。
同时,它还能让我们在瞬间传递信息,彻底打破西方的信息霸权。
想到这些,我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期待和激动。
我们知道,虽然这个计划听起来有些遥不可及。
但是,有林默在,就有可能!
08
然而,想象是美好的,现实却是残酷的。
在构建“天穹之眼”的过程中,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其中最关键的问题,就是材料。
“天穹之眼”的核心部件需要在极端环境下工作,这就要求材料必须具有超高的耐高温、耐高压、耐辐射等性能。
然而,现有的材料根本无法满足这些要求。
沈清秋团队几乎试遍了世界上所有的高性能材料,但始终找不到合适的。
眼看项目就要因为材料问题而停滞不前了,林默再次站了出来。
“别急,我再试试从系统数据库里找找线索。”他沉着地说道。
于是,他又开始了埋头苦干的日子。
整天整夜地泡在实验室里,对着电脑屏幕敲敲打打。
偶尔还会把我叫过去,指着屏幕上的一些奇怪的符号和数据问我:“老陈,你看看这个像什么?”
我看着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,一头雾水。
只能苦笑着摇摇头:“小林啊,你这些玩意儿太高深了,我看不懂啊。”
林默也只是笑笑,然后继续埋头研究。
那段时间,他就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机器一样,疯狂地榨取着自己和团队的精力。
每个人都被他逼得几乎喘不过气来,但也都没有怨言。
因为我们知道,这一切都是为了“天穹之眼”。
终于,在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后,林默兴奋地冲出了实验室。
“老陈!老沈!我找到了!我找到了一种理论上的纳米晶格材料配方!它或许能满足我们的要求!”他激动地喊道。
听到这话,我们都愣了一下。
然后,整个团队都沸腾了。
按照林默给出的配方和工艺参数,我们开始了紧张的材料制备工作。
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优化,我们终于成功地制备出了这种前所未有的特种材料。
当这种材料被应用到“天穹之眼”的核心部件上时,我们紧张地等待着结果。
终于,在那一刻,它成功地承受住了极端环境的考验。
那一刻,我们欢呼雀跃。
我们知道,我们突破了材料的瓶颈。
“天穹之眼”的构建,终于有戏了!
09
然而,就在我们紧锣密鼓地推进项目时,一场危机悄然降临。
“影子”来了。
这个神秘的破坏者,悄无声息地潜入了我们的基地。
他的目标很明确,要么是窃取“烛龙之心”的核心数据,要么就是来搞破坏“天穹之眼”的关键部件。
真是胆大妄为!
不过,他显然低估了我们的准备。
林默早就预料到可能会有这种情况发生,所以提前做好了防范。
“启动局部防御系统。”他冷静地下达了指令。
顿时,整个基地仿佛被一层看不见的保护膜笼罩住。
这是我们早期基于护盾技术研发的局部防御系统,一旦启动,就能有效地阻挡外界的入侵和破坏。
“影子”再厉害,也不可能突破这层防御。
而且,沈清秋团队也不是吃素的。
他们不仅在材料研发上有一手,还在关键位置布置了一些特殊的材料陷阱。
这些陷阱看似普通,但一旦触发,就会释放出强大的能量,将入侵者彻底摧毁。
“影子”如果敢乱来,保证让他有来无回。
当然,作为安保力量的负责人,我也不会坐视不管。
我早已命令所有的安保人员全副武装,严阵以待。
他们配合着林默和沈清秋团队的行动,将“影子”逼得无路可退。
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就此展开。
“影子”确实有两把刷子,他巧妙地躲避了我们的多次追捕和陷阱。
但林默却始终保持着冷静和镇定,他不断地分析着“影子”的行动轨迹和意图,然后制定出更加精准的反制措施。
沈清秋团队也紧随其后,他们的材料陷阱一次次地让“影子”陷入险境。
而我则调动着安保力量,配合着他们的行动,将“影子”一步步逼向绝境。
终于,在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较量后,“影子”的阴谋被惊险地挫败了。
他被我们成功地捕获,而“烛龙之心”和“天穹之眼”都安然无恙。
估计“影子”做梦也没想到,我们会这么有准备,这么团结吧。
哼,想搞破坏,可没那么容易!
10
经此一役,我们更加坚定了推进“盘古”行动的决心。
在林默的带领下,我们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着,不断攻克着一个个技术难题。
终于,我们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时刻——第一颗搭载了“天穹之眼”的卫星成功发射入轨!
当我得知这个消息时,心情激动得无法用言语来形容。
我知道,这一刻意味着我们的努力终于开始结出硕果了。
卫星的启动仪式上,林默进行了一次远程演示。
他站在控制台上,神情专注地操作着电脑。
我和其他人则紧张地注视着大屏幕,期待着“天穹之眼”的威力展现。
只见林默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,然后沉声说道:“现在,我将启动‘天穹之眼’,对目前网络空间中的威胁进行监测和防御。”
话音刚落,大屏幕上就跳出了一串串复杂的数据和图像。
这些数据代表着全球网络空间中的信息流动和潜在的威胁。
而“天穹之眼”则像是一只无形的巨手,在这浩瀚的数据海洋中准确地捕捉着目标。
突然,林默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。
他指着屏幕上的一个异常点说道:“这里,有一场正在策划中的大型国家级黑客攻击,目标是我们的某个关键基础设施。”
听到这话,我心头一紧。
没想到,“天穹之眼”刚一启动,就发现了这么重要的威胁。
而林默却显得异常镇定,他继续操作着控制台,说道:“现在,我将用‘天穹之眼’来瘫痪这次攻击,并反向锁定攻击源头。”
说完,他果断地按下了一个按钮。
顿时,大屏幕上的数据流动加速,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正在网络空间中穿梭。
仅仅几秒钟的时间,原本那汹涌的数据流突然静止。
林默抬起头,淡淡地说道:“攻击已经被瘫痪,攻击源头也已经被我们锁定。”
话音刚落,控制室里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掌声。
我更是激动得浑身发抖。
没想到,“天穹之眼”竟然如此强大,不仅能监测到威胁,还能瞬间瘫痪攻击,并反向锁定源头。
这一刻,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。
信息霸权被“天穹之眼”撕开了一道裂缝,而我们也终于有了在网络空间中保护自己的利器。
11
随着“盘古”行动的推进,林默团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。
这一天,他们又搞出了一个大新闻。
竟然利用聚变能源和新型材料,鼓捣出了第一代实战化的单兵外骨骼装甲。
他们给这玩意儿取了个霸气的名字——“龙脊”。
当我看到这款“龙脊”装甲时,简直惊呆了。
它看起来就像是科幻片里的未来战士装备,充满了科技感和战斗力。
我好奇地问道:“这玩意儿真的能给士兵们用吗?”
林默微笑着点了点头:“当然,‘龙脊’装甲已经通过了各项测试,它将会是我们戍边部队的新利器。”
为了验证“龙脊”装甲的实战性能,我们决定将它装备给一支戍边部队,进行实地测试。
在极寒的高原上,士兵们穿着“龙脊”装甲,进行着极限巡逻和对抗演习。
我通过远程视频,目睹了这场震撼人心的测试。
只见穿着“龙脊”装甲的士兵们,仿佛变成了一座座移动的钢铁长城。
他们在雪地中快速穿梭,机动能力远超常人。
而且,装甲上的聚变能源为他们提供了持久的动力支持,让他们能够在恶劣环境中持续作战。
在对抗演习中,“龙脊”装甲更是展现出了惊人的防护力和火力。
面对传统装备的攻击,装甲上的新型材料轻松抵挡了下来,几乎毫发无损。
而装甲上搭载的先进武器系统,则让士兵们在瞬间摧毁了目标。
这场测试,让所有人都对“龙脊”装甲刮目相看。
有了这款装甲,我们的戍边部队将如虎添翼,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挑战,都能轻松应对。
而这一切,都归功于林默和他的团队。
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,为我们的国家铸就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科技长城。
12
就在“龙脊”装甲大放异彩的同时。
又一个大新闻传来。
全球第一座商用的海上浮动式聚变发电平台——“蓬莱”,终于在南海点亮了!
当我站在海岸边,远远望着那座矗立在海面上的庞然大物时,心中充满了震撼和自豪。
“蓬莱”是基于“烛龙之心”技术建造的,它就像是一座海上的科技城堡,散发着璀璨的光芒。
随着它的正式启动,强大的聚变能源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周边区域。
这些能源不仅强大、稳定,还清洁环保,彻底解决了周边区域的能源问题。
从此以后,这片深蓝的大洋上,就有了一座不灭的科技灯塔。
那就是我们的“蓬莱”。
这个消息一出,全世界的能源格局都发生了剧震。
各国纷纷惊叹于我们华夏在科技领域的迅猛发展,同时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能源战略。
毕竟,在“蓬莱”的照耀下,传统的能源方式显得如此落后和无力。
而我们,已经站在了科技的最前沿,引领着全球能源革命的到来。
13
然而,林默这家伙,永远都是个闲不住的主。
正当全世界都在为我们取得的成就而惊叹时,他又抛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构想——太空电梯。
没错,你没听错,就是太空电梯。
这家伙,还真是敢想啊。
林默给这个太空电梯取了个名字,叫做“扶摇”。
用他的话说,就是要“扶摇直上九万里”,直接把人类送入太空。
这个设想一提出,整个“盘古”项目组都炸开了锅。
要知道,太空电梯这个概念,以前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。
现在要把它变成现实,可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有人说林默是异想天开,有人说他是痴人说梦。
但林默却一脸认真地站在台上,力排众议。
他指着屏幕上的PPT,开始给大家讲解他的构想。
“要想造出太空电梯,最关键的就是材料。”
林默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我们需要一种强度极高、质量极轻的材料,来作为电梯的绳索。”
“而这种材料,我已经有了目标——碳炔纳米绳。”
听到这里,大家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。
碳炔纳米绳?
这东西听起来倒是挺高大上的,可它真的存在吗?
林默似乎看出了大家的疑虑,他微微一笑,公布了一部分系统资料。
屏幕上顿时出现了一堆复杂的数据和图表,看得人眼花缭乱。
“这是系统给出的关于碳炔纳米绳的资料。”
林默指着屏幕,详细解释道:“它的强度是钢的几百倍,但质量却只有钢的几分之一。更重要的是,它有着出色的耐高温和抗辐射性能,非常适合用作太空电梯的绳索。”
大家听着林默的讲解,看着屏幕上的数据,虽然心里还是有些将信将疑,但也不得不承认,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。
毕竟,林默这家伙,虽然有时候想法有点天马行空,但他的实力却是有目共睹的。
14
就在我们紧锣密鼓地研究“扶摇”计划的时候,西方联合体那边儿可是拼了。
他们似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,开始疯狂地推进自己的黑科技计划。
其中,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个所谓的“阿瑞斯”巨型机甲计划。
据说,他们打算制造一种几十米高的巨型机甲,装备最先进的武器和防御系统,以此来对抗我们的“盘古”战士。
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我差点笑出声来。
这西方联合体,难道是科幻电影看多了吗?
他们以为这是在拍《环太平洋》吗?
不过,笑归笑,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。
毕竟,敌人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。
与此同时,他们还不断地试图发射间谍卫星,想要渗透我们的“天穹之眼”网络。
这些家伙,真是贼心不死啊。
不过,他们显然低估了我们的实力。
林默团队可不是吃素的,他们迅速提升了“天穹之眼”的防御和反制能力。
只要发现敌方的间谍卫星,他们就会立即启动反制措施。
有一次,他们直接制造了一场局部电磁风暴,把敌方的一颗间谍卫星给瘫痪了。
那场面,简直就像是在太空中上演了一场“雷电法王”的大戏。
敌方卫星被电磁风暴击中后,瞬间失去了控制,变成了一个废铁疙瘩。
而我们的“天穹之眼”则安然无恙,继续在太空中守护着我们的国家。
除了防御和反制能力的提升外,林默团队还在“扶摇”计划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。
他们成功地在实验室里制备出了第一批“碳炔纳米绳”样品,并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。
测试结果表明,这种材料的性能完全符合林默之前的预测,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出了预期。
这一突破性的成果,让我们离实现“扶摇”计划又近了一步。
看着实验室里那些纤细而坚韧的“碳炔纳米绳”,我不禁感叹:这林默,真是个妖孽啊!
15
这段时间,沈清秋团队几乎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里。
她们和林默配合默契,林默给出关键数据,她们就根据这些数据开始搞研究。
在一种特别的机器里,能够产生超高的压力和温度,模拟出地球内部的环境。
她们试着做了一种叫做“碳炔纳米绳”的东西。
这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纳米级绳索,比钻石还要坚硬,比石墨烯还要强韧。
如果能够大量制备并且应用,这种材料将彻底改变现有的材料科学体系。
当然,制备这种“碳炔纳米绳”并不容易。
需要精确控制各种参数,稍微有一点偏差,就可能导致实验失败。
不过,沈清秋团队都是顶尖的科学家,她们在实验室里反复尝试,不断调整参数。
终于,在一次实验中,她们成功地制备出了一小段“碳炔纳米绳”。
虽然这段纳米绳很短,只有几厘米长,但是她们还是兴奋得跳了起来。
这证明了她们的想法是可行的,也证明了林默给出的数据是准确的。
沈清秋拿着那段“碳炔纳米绳”,仔细地观察着。
这根纤细的绳索,比她的头发还要细,但是却散发着淡淡的金属光泽。
她轻轻地拉了拉,发现这根绳索竟然异常坚韧,几乎无法被拉断。
“我们成功了!”
沈清秋激动地说道,“我们真的制备出了‘碳炔纳米绳’!”
团队成员也都兴奋不已,她们相互拥抱,庆祝这个历史性的时刻。
虽然这只是“扶摇”计划中的一小步,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。
有了这个突破性的成果,她们对“扶摇”计划的未来充满了信心。
16
就在国内科研界为了“扶摇”计划而如火如荼地展开研究时。
西方世界那边,又搞出了一个大新闻。
他们研究多年的“阿瑞斯”机甲,终于要亮相了!
据说,这台机甲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,战斗力爆表,可以在战场上横扫一切敌人。
为了展示“阿瑞斯”机甲的威力,西方世界还特地组织了一场武力炫耀。
他们邀请了各国媒体和军事专家前来观看,想要让全世界都见识到“阿瑞斯”机甲的强大。
消息传到国内,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“这些西方人真是太嚣张了,竟然敢在我们面前炫耀武力!”
“他们不就是研究了个机甲吗?有什么了不起的,我们也有我们的‘玄鸟’!”
没错,国内也有自己的秘密武器——“玄鸟”空天战机。
这台战机是基于太空电梯技术研发出来的,拥有超高的飞行速度和超强的机动性能。
它可以在大气层内外自由飞行,速度极快,高度极高,几乎无法被任何现有的防空系统击中。
而且,“玄鸟”还采用了隐形技术,可以在战场上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和消失。
让敌人根本无法发现它的踪迹,更别提击落它了。
当然,“玄鸟”空天战机还处于原型机阶段,很多技术还不够成熟。
但是,国内科研界对它充满了信心,相信它未来一定会成为捍卫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利器。
为了验证“玄鸟”空天战机的性能,国内科研界组织了一场模拟对抗。
对抗的双方分别是“玄鸟”空天战机和“阿瑞斯”机甲。
模拟对抗开始后,“玄鸟”空天战机迅速升空,飞向了预定的高度。
它在天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,然后以惊人的速度向“阿瑞斯”机甲扑去。
“阿瑞斯”机甲也不甘示弱,它启动了自己的武器系统,向“玄鸟”空天战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。
然而,“玄鸟”空天战机的机动性能实在太好了,它轻松地躲过了“阿瑞斯”机甲的攻击。
然后,它利用自己的隐形技术,悄悄地接近了“阿瑞斯”机甲。
当“阿瑞斯”机甲发现“玄鸟”空天战机时,已经来不及了。
“玄鸟”空天战机迅速锁定了“阿瑞斯”机甲的目标,然后发射了一枚导弹。
导弹准确地击中了“阿瑞斯”机甲的要害部位,引发了巨大的爆炸。
“阿瑞斯”机甲在爆炸中瘫痪在地,彻底失去了战斗力。
模拟对抗结束了,“玄鸟”空天战机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。
这场模拟对抗的结果,让国内科研界振奋不已。
他们终于证明了自己的实力,也证明了机甲路线并不是唯一的选择。
17
我是陈锋。
最近,林默这家伙又搞出了一件大新闻。
他在“盘古”高层会议上,首次展示了一个代号为“广寒宫”的永久性月球基地蓝图。
没错,就是月球基地!
这可不是闹着玩的,是个综合性的大建设。
据林默所说,这个“广寒宫”将采用“扶摇”材料建造,能源则来自“烛龙之心”。
它不仅仅是一个科研前哨,更是我们人类走向深空的一个跳板。
想象一下,在月球上建立自己的基地,那将是一件多么震撼的事情!
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建设项目,更是一个象征着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里程碑。
一旦我们成功建立了月球基地,那就意味着我们的文明等级又跃升了一大步。
这可不是吹牛皮,这是实打实的技术进步。
林默这家伙,真是越来越让人佩服了。
他不仅拥有超凡的技术能力,还有着胆识和远见。
他总是能够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事情,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。
我相信,在他的带领下,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。
当然,梦想归梦想,现实归现实。
虽然这个蓝图看起来很美好,但实施起来肯定还有很多困难和挑战。
毕竟,月球环境极端恶劣,建设基地需要克服重重困难。
但是,我们有林默,有“盘古”团队,有整个国家的支持。
只要我们齐心协力,共同努力,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,让这个蓝图变成现实。
那一天,不会太遥远。
18
我叫陈锋。
此刻,我和林默并肩站在“盘古”基地巨大的观景窗前,望着窗外那片灯火通明的工地。
广袤的土地上,无数工程车辆在忙碌地穿梭,高耸的塔吊在夜幕中矗立。
这里是梦想起航的地方,也是未来征程的起点。
林默手中拿着“广寒宫”一期的详细设计图,目光深邃,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。
“脚下的地球,头顶的月亮,都只是起点。”他轻声说道,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执着,“真正的征途,在星辰大海的彼岸,那才是我们华夏文明……新的起跑线。”
我被林默的话语深深感染,心中涌动着无尽的豪情和憧憬。
眼前,仿佛已经出现了华夏文明在星辰大海中展翅飞翔的壮丽景象。
月球基地、火星城市、星际舰队……
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场景,如今正一步步变为现实。
“是啊,林默。”我目光坚定,望向那繁星点点的宇宙深处,“我们的未来,在星辰大海!”
那一刻,我和林默的心紧紧相连,共同期待着那个属于华夏文明的辉煌未来。